如何保持对产品工作和生活的激情?

来源:SaaS学姐编辑: 假装是运营 2023-07-21 18:30
核心提示:不知从何时起,世界被分为了两个部分。一方面,卷,内耗。另一方面,摆烂,躺平,逃离。每个人身上,也经常交替上演这两种状态。
不知从何时起,世界被分为了两个部分。

一方面,卷,内耗。另一方面,摆烂,躺平,逃离。每个人身上,也经常交替上演这两种状态。晚上摸着跳动过快的心脏,正准备躺平,结果老板一句问话,一秒进入工作进程。几番来回后问答结束,头脑再次松懈,软绵绵无力地躺倒。长此以往,保持生活的基本动力都成为了一道难关,更别提元气满满的过每一天了。作为工作了10年老产品,学姐也经历过太多类似的情境。丧失动力不想努力,怀疑一切包括自己的能力,脆弱敏感对未来无限悲观,职场人该有的emo时刻,我也全部经历过。在遇见它们的同时,我也渐渐找到了摆脱它们,以及和它们共处的方法。到现在我经常被夸奖:你真是我认识的最正能量的产品。也经常被问:到底是怎么做到每天都这么积极的?今天就想和大家聊聊这个话题,工作久了,如何保持对产品工作和生活的激情?

*本篇文章较长,分为原则篇和工具篇,大家可按需取用*

原则篇

原则1:对外钝感力重要的是边界感的把控。每天一醒来,新事件开始出现,源源不断的事件会被我们下意识的收纳到关注圈,或者影响圈。什么意思呢?放入关注圈代表这件事你知道了。放入影响圈,是希望并采取行动去改变。而生活的难易程度,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你如何放置。不信你可以对比自己情况,试着放一放以下这5个事件。

1 阿斯巴甜致癌文章刷屏
2 XX综艺节目停播
3 妈妈打电话催婚
4 上级决定更换你的工作项目
5 好朋友在背后说你坏话这些事情你准备去关注还是去影响?

我们来逐条分析。首先,你允许什么样的事情进入你的关注圈,也就意味着你时间花在了哪里。或许你会好奇去阅读阿斯巴甜到底是否会致癌,XX综艺节目为何会停播,并为此耗费一天去微博看大家讨论,末了再兴致勃勃转发到朋友圈。

但其实你还有一个选择,就是过滤这些信息。这些看上去很有用的信息往往是吞噬时间的杀手,他们并不影响你的生活,却不知不觉占用了你的关注。反之,去订阅一些高质量的行业信息源,让你的关注圈充斥这些信息,是滋养自己的极简法则。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正是证明了高质量关注圈的被动提升作用。其次,你允许什么样的事件进入你的的影响圈,也就意味着你在哪里投入最多的时间和情绪、采取最努力的行动。

如果不加选择的把事情都放到影响圈,会让生活填满外界喂给你的信息。你忙着去消化这些事情带给你的负面情绪,忙着做一些事情去影响某些人,结果连自己人生的原定主线任务都没时间去做,何其得不偿失。

妈妈,上级,朋友,都是你日常里长期接触的人,但他们的看法和行为,第一不应该影响你推动自己人生的节奏,第二不应该在明知希望渺茫的情况下,长期投入,花许多力气,只为了去改变别人。

切记,如果你想好好照顾自己,就要停止处理别人丢给你的垃圾。而当你专注在自己真的能影响的事情上,你会发现,你真的能看到事情在推进,获得人生中一场场的小小胜利。以上就是钝感力的第一点,谨慎地处理你生活中发生的事件,谨慎地分类,谨慎地决定你的时间和情绪用在哪里,积累人生的小胜。还有另一点,能让你在事情不如意时,更好的想开一点。

总结下来其实只有一句话:把别人的错误归咎为能力,而非态度。怎么理解呢?

伴侣如果随手丢衣服,把原因归结为,收纳这件事对他而言太难了,不是他不把你的话放在心上,更不是他不爱你。

三番五次的叮嘱,一个项目的同事还是把这件事搞砸了,把原因归结为他真的能力有限,不适合做这件事,或者说他没有找到正确的做事方法,而不是他不尊重你,忽略你的意见。我们这样归因,对自己有什么好处呢?这样你实际给了这件事一个容许度,一个成长的空间。态度很难改变,夹杂其间的亲密关系、人际拉扯就更是三言两语说不清楚。

归结为态度,就容易陷入彼此消耗的泥潭。而一旦确定是能力问题,那么我们必然明白能力是有大有小,且是可以成长的,只要双方把事情聚焦在如何让它变得更容易,解决方案总是会出现的。所以,归结为能力,是以中性的视角去探讨怎么真的解决这件事,更利于沟通时的心态平稳。

原则2:对内洞察力也就是洞悉自己真正要想要什么的能力。
最近读了一个29岁患癌女孩的故事,从获知患癌,到痊愈共1年的时间。暂停工作,接妈妈来上海。每天吃妈妈做的饭,开始规律学习和运动,带妈妈走遍上海。去看之前想去的所有山川,同时积极化疗,最后换来医生一句“恭喜”。
病愈后女孩的生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再那么拼命,开始平衡工作和生活,心态放平后之前考不过的职称考试也顺利通过,并且培养了非常积极的爱好和运动习惯。这个过程被女孩誉为“感谢我29岁得了癌症,它拯救了我的人生”。
我们很少有这样的幸运,人生中发生火星撞地球的变化,让你感受自己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个体,抛开社会化规律化的人生道路,内心鼓噪的期望被倾听的声音是什么。很多人会说,我不喜欢工作,但是为了活着,我需要做这份工作。
如果反过来问:那你喜欢什么呢?
答案往往是:没有。
我们还没来得及找寻自己喜欢什么,就被困在了社会化的标准答案里。读书的时候,一切都有标准答案,我们每道题都怕做错。长大后工作了,以老板的要求,绩效的目标,职级的晋升为正确答案,除此以外,统统错误。
但事实上,人生的发展只能沿着这条路吗?对错之外,理应还有另找一套试卷的勇气。利益之外,理应还有对理想和正义的坚持。每个人生而不同,公司却用一样的标准来衡量员工价值,社会也用一套标准来衡量成功。
金字塔尖的人能有多少?高P、高薪、有房有车,也只能代表在某个价值尺上的成功。而当你做不到,你要做的或许不是在这个尺度上卷到极致,而是换一把尺子来看看自己,探索你认为的对错,洞察你的热爱和能量愿意在哪里发光。如果暂时无法抛开这个标尺,也希望你能够挤出一点时间,多去尝试一些新的东西,多多洞察自己,找到你的宝藏天分。

原则3:体验趣味力趣味就是把一切东西都变得有意思的能力。
或许你也遇到过一种人,口头禅就是“没意思”工作觉得没意思,出去旅游逛景点觉得没意思,同伴兴致勃勃分享新买的东西,也会被怼一句“这有啥意思”。
在电影《芬奇》里,哪怕是身在末世,主角也在教导自己创造出来的机器人,要善于找一点乐子。他们找到一包15年前的玉米粒,热到灼伤人的太阳光下,他们把玉米粒倾倒在铁板上,蹦蹦蹦!新鲜出炉的爆米花四溅,他们哈哈大笑。

图片
机器人也快速应用了这一原则,为自己找了件漂亮的外套。


机器人都会找趣味。

你也可以观察下小孩子,他们对天上的云有很多瑰丽的想象,手里拿着恐龙和超人的玩具就能编出一场惊心动魄的世纪之战,一个本子一支画笔就能消耗一个下午的时光。

在生活里寻找趣味原本就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在远古,我们的祖先在洞穴中生存,面临阴晴不定的天气,体型巨大的猎物,暗藏的树林,生存的不确定一定给了他们很大的压力,于是他们开始载歌载舞,在陶罐上绘画,用各种和生存本身无关的东西,来增加心灵的筹码。

进入了现代社会,我们创造了太多新的东西,节约了大量的时间,我们理应把自己的生活变得更有趣味,然而现实呢?我们的趣味性好像消失了,很多时候我们感到快乐不是因为自己创造了什么参与了什么,而是消费了什么。去了网红餐厅,打卡热门景点,新款包包get,我们把自己变成了被动的一方,简单的购买和享乐,其实也是剥夺了自己通过创造去享受趣味的乐趣。

所以,要找到趣味,首要的是,用创造,代替消费。我经常为自己创造的是挑战。今年在间歇性创造每月1000元挑战,可以专注过简单的生活,摒弃不那么必须的欲望。去年创造年更20万字挑战,用输出倒逼输入,让我过去一年获得满满的成长。

除此以外,你还可以针对现有问题,创造一些新的解法,尝试看看会出现什么样的事情。也可以去创造完全陌生的一次体验,那些过去你不喜欢的、抗拒的事情,说不定就会打开你生活的大门。接着再聊聊仪式感吧。曾经不喜欢仪式感,也不喜欢过节。

但随着年纪渐增,渐渐愿意在生活里刻意设置一些仪式感。写作前,点亮日式台灯,光透过纸,漏出来的影子很温柔,点燃蜡烛,猛吸一口香味,开始噼里啪啦敲击键盘。看电影前,窗帘拉上,全屋黑掉,准备用2个小时进入异世界。

我很喜欢的这这句话就说明了仪式感的意义。最初的时候,天与地都是混混沌沌的,人和动物活在天地间,不知道什么时候是终点,每一天和每一天都一样。然后人们人为的把日子分成一年一年,虽然日子还是那个日子,但却有了盼头:不管过去的一年摔得如何惨,新的一年,都给了我们机会,重头来过。


工具篇

最后提供一些自己亲身实验,能够快速上手,效果也还不错的小工具。

1 多巴胺list找到一些能够快速激起你兴趣,让你感受到人生颇有乐趣的事情,并把它记录下来。在你低沉难熬的时候,它们就是现成的解决方案,你可以任意选择来摆脱当前的负面buff。对于我来说,这些让我快乐,提振情绪的事情有:-看一部电影-听自己的红心歌单-爬楼梯-散步-和久未联系的朋友聊聊生活里的新鲜事-玩一会儿游戏……希望你也找在生活里发现,并记录自己的多巴胺list。与之类似的,也可以建立成就感list。明白自己做哪些事情能感到自信舒适。在因为低评价陷入低落时,可以尝试去做1-2件清单上的事情,燃烧自信的小宇宙,让你知道自己仍然被世界需要。

2 自由时间把自己看成模拟人生游戏里的主角,你的很多行为是不受控制的。饿了渴了累了困了这些基本的生理需求支配着你的时间。但除此以外,你还有一些自由的时间,它可以让你探索,去做一些不太日常的事情,获得不平常的乐趣。生活中,下班回家。你可以开车,可以公交,可以地铁,可以骑行,可以步行,可以提前下车步行感受城市的夕阳,也可以绕路看全新的风景。甚至你可以为自己创造一个挑战,在一周内,每天用一种新的方式回家。你看,就交通方式这件事,就可以有很多种玩法。以此类推,其他的事情你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感受每一天都是不同的,极富个性的。那如果工作里突然有了点空闲时间,可以怎么安排呢?一方面重点可以放在回顾上。每一段产品工作,都会产生许多文档,你或许也抱着未来可能会有用的心情,统统保存了下来。但事实是,这些文档几乎很难被再次打开。虽然零散的内容不太有用,但产品方法论却可以迁移。那怎么沉淀自己的方法论呢?最简单的是,一旦有空,就可以总结和复盘,记录每月完成的需求,上线的效果,当时遇到的难题和卡点,自己是怎么解决的。然后把这一项项具体的东西,抽象成“遇到XX类的情况,XX类的工作,我应该怎么做?”慢慢地,把某一类事情做精做细,遇到的问题摸深摸透,也就是独属于你的方法论。除此以外,你也可以选择解决自己长久的一项疑问,开始琢磨一项重要却不紧急的工作。另一方面可以去探索。拿产品工作来说,工作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其中一定有你更喜欢做的事情。它可能是访谈用户,可能是琢磨交互,但无论是什么,你可以把它深化。比如之前只是项目开始前去做一次用户访谈,接下来可以每天都抽几个小时去聊聊客户,一周后,客户的访谈材料也就够了。

3 周记我们觉得缺少成长,往往是因为没有比较的对象。我们觉得人生平淡,往往是因为没有回顾的素材。这时候,通过周记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不是像读书时候,用文字记录本周的流水账,而是逐块剖析自己每个部分的生活。以下的这张图,就是学姐借鉴了《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总结出来的几个模块。图片首先是年度目标的回顾,记录这周为年度目标的努力和进展,郑重写下下周的KPT。

接着在日常表上记录每一天特殊的行程,当天吃到了美食,和家人朋友共聚,看了电影,开始阅读某书。图片本周精神,根据自己的情况,分成了几个模块,统统是那些写着写着就很开心的事情。

图片
本周工作,会依次总结相关事项的进展,梳理时间安排,难点卡点,以及自己的心得感想。


图片
本周情感,会记录自己作为朋友家人作者,提供了什么样的情绪价值,感受到了什么样的反馈。


本周智力,会记录自己精神上的成长。

图片
以上所有,都是我认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在每一个部分写下一笔,就证明这周我有好好在这个方面照顾自己。每周一次填满周记的过程,也是疗愈自己,感恩生活的过程。不仅如此,周记会汇总成月记,月记汇总为年总结。当我进入每一年的页面,能看到当年的目标完成情况,看到自己给这一年的总结评语,看到这一年记录下来的大事迹,看到自己看了哪些书哪些电影,和朋友家人相聚了多少次,会看到自己努力生活的痕迹,也能看到当年让自己难以逾越的难题,在现在可以轻轻一笑了之。所以,感受自己的成长,感受生活赋予我的乐趣,从周记一个小小工具开始,生根发芽。

这是第一次和大家分享不那么SaaS的一些内容,你的感受如何呢?





免责声明:
 
文章系本网编辑转载,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无法注明来源的情况,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声明]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分享
0
评论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