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aS行业火热背后存在的“危”与“机”

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__b编辑: Top 小智 2021-05-11 10:52
核心提示:当下时代对于国内SaaS创业者而言,实属好坏参半,但在未来5年,中国SaaS创业者、厂商们会迎来一个黄金期。
2020年对于资本来说是奇幻的一年,疫情肆虐全球,行情跌宕起伏,一场疫情改变了无数人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也改变了很多事务的发展态势,一些企业受疫情的影响严重,很多企业家亲历了死亡的味道,但也有些企业在疫情中,等到了发展的东风。

疫情的大流行隔离了社交,却也极速提升了一些新兴软件公司的渗透,可以说是疫情中最为典型的受益者。

我们来看看大洋彼岸的美股,有着华裔基因的远程会议软件Zoom走出了一年5倍的奇迹。

Salesforce因疫情期间市场对云计算服务的需求大涨,在今年的第二季度,净利润居然激增了2785%,现在的市值超过2000亿美元,甚至比传统软件行业还要高。

就连一向对科技股谨慎再谨慎的巴菲特老爷子,今年也来给小雪花Snowflake捧了捧场。

在看国内,我们熟悉的钉钉在疫情期间甚至成为了小学生的梦魇,腾讯会议也是一样笑开了花,疫情期间用户数突破了一亿,其实这些新兴软件和传统软件有很大的区别,他们有一个新的名字叫SaaS。

在SaaS行业这个大时代里,所有公司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是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性,大批SaaS公司会从前期三五年的虚假繁荣中慢慢沉寂,被新兴的公司所取代,真正可持续发展的SaaS公司会越来越强大,最终笑到最后,这个比例一定是很小的。

总的来说,当下时代对于国内 SaaS 创业者而言,实属好坏参半。

1、SaaS的爆发期

对于国内SaaS行业未来发展,一直存在一些事实问题。比如:国内企业信息化尚不成熟,用户对 SaaS 的认知也不高,与国外顶尖竞品(Salesforce、Workday等)在服务能力、技术能力上存在一定差距。

首先在国外竞品存在差距方面,国内由于互联网效应的存在,促使了 SaaS 的成熟周期被大大地压缩,服务能力和产品能力都在高速提升。

时至今日,当下国内 SaaS 厂商已经具备基础的服务能力,可以匹配大多数的市场需求,随着时间推移,将会越来越适配用户需求。

由于受到之前疫情影响,企业已经产生危机意识,使其加速拥抱数字化。对 SaaS 的认知方面也显著提高。

想要实现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就必须接入 SaaS。毕竟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本质,是将关键业务和传统 IT 向云端迁移,最终都会落实到位于云端的应用层面上;而 SaaS 将成为数字化转型的主要服务方式和业务应用承载。

中国服务市场注册企业超过 4000 万家。可想而知,随着全面数字化社会建设,未来这些企业都是要进行数字化的,会为 SaaS 行业创造巨大的市场规模,这也是 SaaS 创业能看到的宏观趋势和大机会。

而国内大多数企业都是小微级别,目前还处于粗放式经营阶段,所以国内企业信息化尚不成熟。即便是已经进入规范化阶段的企业,只要生意还没有因效率低下受到影响,自然信息化也就可有可无了。
加之疫情的影响,大多企业处于暂停或回退状态,必然阻碍了企业服务需求的释放。

值得一提的是,国内的企业市场规则,大多是由各个领域龙头企业和平台方,通过自身品牌影响和商务合作缔造的。

这意味着随着各领域龙头企业完成数字化,会对自身所处的全局造成影响,促使供应链上的中、小、微企业随之完成数字化、标准化的改造。

如同数字支付,随着一、二线城市的普及与应用,会逐渐影响三四线城市及下沉市场,完成国内全数字支付的布局。

如此一来,伴随着各领域龙头企业与平台方的潜移默化,国内企业信息化尚不成熟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当然在未来5年,中国 SaaS 创业者、厂商们会迎来一个黄金期。

2、SaaS的竞争

SaaS行业的竞争也很残酷。2019 年国内企服市场的投融资次数在之前四年达到巅峰之后,出现明显下滑,投融资次数仅为 813 次。到了 2020 年投融资直降至 684 次。而今年前三个月的投融资次数预计维持在 800 次上下,仍未回顶峰。

投融资金额方面,国内企服市场虽然在 2020 年出现过大幅度萎缩,水准降到 1000 亿元以下。

可到了 2021 年,当下的融资金额就已经接近 600 亿元。这说明今年的投融资金额有很大机会创造历史高度,预计金额至少为 1200 亿元。

而受到大环境影响,SaaS 行业作为国内企服市场中关键的一个组成部分,资本关注向头部聚拢的形势更加明显。

自然,资本面对即将到来的 SaaS 黄金期,势必会重点扶持那些技术能力、服务能力强,市场规模大的厂家。至于小厂,没有任何优势和闪光点很难获取资本的青睐。

3、如何脱颖而出

虽说资本重视市场里的头号玩家,但国内 SaaS 行业的黄金期才刚开始,必然会出现很多波折和机遇,弯道超车后来者居上自然不是问题。

企服市场真正的蓝海在于下沉市场,只不过因为标准化等问题,当下的厂商都没足够的精力和能力开采。

未来一旦下沉市场的蓝海大规模释放后,每个厂商都有机会成为企服“拼多多”,为此面对同赛道的龙头厂商竞争中,很辛苦但不恐惧。

真正要恐惧的竞争对手如阿里、腾讯等国内互联网大厂和金蝶、用友这些在本土企服市场的龙头。

就好比 OA系统,原本在腾讯、阿里、字节跳动入局之前,众多 OA 厂商虽然算不上过的滋润,但起码有盼头。

而如今钉钉、企业微信、飞书等大厂产品,以免费的形势出现,直接碾压众厂商。

尤其是在当下,伴随着钉钉、企业微信、飞书将自身战略升级成协作平台,OA 功能被普化,将其作为一个专门赛道进行创业,进行发展,明显不合适了。

于是可以看到,现在市面上也就有致远、泛微这些老牌巨头,凭借些丰富的功能服务,与互联网巨头单薄的OA产品形成差异化,死死撑着创业者的颜面。

所以巨头的入局,一定会出现伤患。

还有人会说,巨头们不是搞生态吗?不是说“被集成”吗?小鱼还是可以存活的?

关于这点,还是友情提醒你不要把未来放在别人身上。

因为对于巨头们来说,做和不做的关键在于需不需要。有些赛道一旦成为自己生态中必须强关联的一环时,就代表他们要入场,终究是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尤其是 Salesforce 崛起的案例已经证实,独立 SaaS 创业公司可以演变成“鲨鱼”,出于巩固自身地位的考虑,巨头自然也会做出布局,把所有可能出现的危机,扼杀在摇篮之中。

因此回过头再看巨头搭建 SaaS 平台,做企服生态的行为,无非是权衡之术。其目的就是建立一个以自己为主事人的繁荣企服组织,并遏制那些有可能成为巨头的独立SaaS创业公司。

当然,巨头们对于生态掌控力的强弱是不同的,像某个大厂,他会给国内 SaaS 企业成为企服市场的拼多多、京东、美团的机会,拥有高度自主权,但如果怀着再造就一个阿里、腾讯的想法,那绝对是不可能。

这也导致当巨头们对企服市场感兴趣的开始,就注定了小厂会死,大厂被控,巨头称雄的终局。

分享
0
评论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