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物流行业的“水电煤”,G7如何用数字化改变传统产业?

来源:亿欧编辑: 曹玥 2021-08-03 10:11
核心提示:G7作为物流产业的水电煤技术
G7作为物流产业的“水电煤”技术公司,未来G7将继续全方位地铺设物联网基础设施,打造「货车人钱」数据贯通的智能服务平台。

我们几乎经常在新闻里看到这样的场景:十几米的长途货运挂车密集地堵了几十辆导致高速公路因为一个货运司机的事故导致无法通行,等待时长短则几小时长则一整天,而对于普通货运司机来说,时间就是金钱,在经济运转越来越快速的今天,货运传统物流行业的效率提升亟需来一次深度变革。

而在货运行业,除了以顺丰、京东物流为代表的行业巨头以外,更有密布在全国各地的中小型物流运输企业这样的中坚力量,如何提升中小型物流企业的效率,让普通卡车司机也能享受到数字化红利是科技公司所要解决的难题,而G7就是为物流行业数字化转型打造基础设施的一家科技公司,货运物流产业有了数字化加持之后会是一副怎样的图景?7月30日,2021G7伙伴大会上,G7创始人、CEO翟学魂分享了近两年来他的心路历程。


物流数字化的底层逻辑:投入新数据,创造新价值


作为公路物流行业的物联网科技平台,G7于2010年成立,以物联网技术为核心,逐步发展了车队管理平台、主动安全服务、数字能源结算、智能挂车租赁、金融保险、卡车后市场等一系列业务 ,先后服务了7万家货主和物流公司。

如今已经形成了G7数字货运、G7安全管家和G7数字货舱三大核心业务,通过数据服务连接及IoT硬件连接中重货运卡车超过236万台,每日跟踪超过1.7亿公里的卡车运行轨迹,日均上传平台数据超过7.8TB。海量数据成为G7的平台优势,通过不断迭代算法为客户提供覆盖安全、装备、结算等全方位多场景的稳定的数字化服务。

成立11年以来,G7不断践行并推进货运物流产业的数字化,翟学魂在谈到过去几年的探索和心得时将其总结为物联网即安全、物联网即装备、物联网即结算。

物流数字化首要解决的是问题是安全。安全线即是生存线,不论是运输安全还是货品安全都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在物联网介入之前,安全主要依靠司机意识和车辆性能,而事实上,在物联网时代,风险是可以预测的,可以避免的,可以通过数据准确预测的。

采用“IoT硬件+平台算法+人工干预”安全协同管理模式,G7 安全研发团队在大量事故数据与风险因素特征的相互验证中不断升级安全预警和干预算法。业务开展三年,G7所服务的安全客户整体事故率下降19.9%,千公里高风险下降49.3%,保险赔付率下降40%。不仅为大量车队和司机改善了安全驾驶环境,也为货车保险成本结构优化、合理定价探索出可行路径。

在翟学魂看来,物流数字化的价值不仅如此,同时也将促进装备智能化以及装备服务化的转变,其中,L3级自动驾驶卡车将在今年年底量产意味着货运装备智能化的一大进展。

“单车智能已通过IoT技术实现,我们可以远程监控车辆轨迹、速度等状态,甚至能够远程调节温度。但想要实现震动监测和预警这样的功能,则需要连接了大量智能车辆的平台发挥大数据与AI能力,绘制出广泛且精准地震动地图。新接入平台的车辆将在平台算法的加持下,秒变智能。”翟学魂说。

而G7与普洛斯合资成立的云挂所拥有的智能挂车资产(G7数字货舱)则是在智能化基础上开启了装备服务化的大门,对于货运来说,装备不一定需要拥有,也可以共享、租赁来获得其服务。

至于G7在货运效率上的又一重要探索则是将物联网的链条从人、车、货延伸到了“钱”,让数据来优化结算环节。

结算方式是产业链交易效率最真实的反映,在物流行业上下游结款缓慢一直是备受诟病的“痛点”,对此,G7深入场景之中,针对性解决每一个交易难题。例如煤炭、钢铁等大宗物流,在旺季各类矿区、场站门口货车排队问题严重,既浪费时间又造成高碳污染。G7 对此场景开发出「无人值守磅房」,看得见的是司机无需下车、10秒进站,效率提升18倍;看不见的是多个业务方线上流程打通、司机运费秒结到账。 


物流产业数字化未来三大趋势


在过去的几年里,G7从安全、装备、结算三个方面使物联网技术融入进货运生态中,为货运物流产业的数字化打下一定基础,那么,在如此AI数字化持续发展,国家倡导“普惠受益”的背景下,以G7为代表的物联网平台预测了物流产业数字化的三大趋势:全链贯通,腰部崛起和物流数字化由“白”转“黑”。

全链贯通,顾名思义就是打通车、货、人、钱全链条的数字化,由点到面的推进数字化。目前,很多货运企业都存在这样的困扰,不同的环节有不同的系统,不同的对接企业有不同的系统,提高单一环节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不便,这也导致全链贯通成为很多企业的“刚需”,标准化、统一化或许是未来阶段可以预见的待行之举。

打通数字化链路的意义可以体现不仅仅是每个卡车司机可以在第一时间就能拿到报销款,还能让物流中小企业主带来管理上的规模效益。在哈尔滨经营一家成长型物流企业的赵春波通过自己的经历分析,数字化的贯通使每月利润结算直接跨越为每车利润结算,从一个人管20台车升级为管200台车,每一趟活儿的利润人人都知道。

知名咨询研究机构BCG的一份报告表明:中国物流运力市场是一个典型的纺锤型结构,中小物流企业占到80%以上,其中10-100台车规模的小车队占到30%以上。而“腰部崛起”的判断正是基于此。

翟学魂表示:“过去十年,产业数字化的规模化增长主要依托大型企业和平台的驱动。未来,物联网与AI 技术越发成熟,性价比突显,处于纺锤型腰部的中小企业将迎来整体性数字化升级机遇,他们将继续维持运力市场丰富多元的格局,同时他们会因为物联网技术和数字化经营不断进化并承担更加重要的作用。”

此外,G7作为物流行业的技术服务商还看到了大宗物流数字化转型紧迫性,如今物流产业数字化的飞跃重心从此前带包装、条形码的“白货”向没有包装的大宗货品“黑货”转移。

以煤炭钢铁运输为例,过去从煤矿到电厂或集揽站运输,司机一趟活儿可能最多要用三天,大量的时间都在排队。低效的同时,怠速排队的尾气造成很严重的空气污染。而G7则通过一个货箱的改变探索出一天五趟的“数字甩箱”新模式。

这一模式把从煤炭坑口到电厂的一段运程切割为三段,分别为区域运输、干线运输、区域运输,提升效率的同时也便于更清洁的新能源运力加入其中,提高环保效益。

G7作为物流产业的“水电煤”技术公司,未来G7将继续全方位地铺设物联网基础设施,打造「货车人钱」数据贯通的智能服务平台;G7将持续充当生产资料供应链数字技术的先行者,与广大成长型物流企业做长期朋友和助力客户成功的科技伙伴。

免责声明:
文章系本网编辑转载,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无法注明来源的情况,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声明]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分享
0
评论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分享到: